此五太,每一位都代表着一种万事万物,诸有诸常的生灭运转,过去未来之状态。
先天五太之间,所代表的每种状态又相互连同,由太易至太极,演化诸天诸有。
故而,先天五太本身又可以将其视做为是同一位。
其中位于五太之始初的乃是太易,此为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第一个阶段,只有无垠虚无的诸有状态。与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太易,未见气也。
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
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
寂静而无形,这就叫做太易,也即是指一切现象的开始,但能量还未出现的鸿蒙时期,此为五太之中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则是太初,其代表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诸有状态。与太易、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太初者,始见气也。
这里也就是指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
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太初,就是气的开始而未出现形的阶段。
第三阶段则为太始,代表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诸有状态,与太易、太初、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万物生衍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三个形态。
太始者,形之即时也。
太始,是形刚刚出现的阶段。
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
太始,是指阴阳交合,混合为一,自有了一,便产生形。虽然有了形,却尚未有质,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质的阶段。
第四阶段则为太素,代表的乃是天地开辟前出现原始物质的诸有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四个形态。
太素为质之始。
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
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後有质,却尚未成体。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第五个阶段则是太极,其代表天地开辟前阴阳未分的诸有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五个形态,是个具有代表性的形态。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文化流派。
《列子》最先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
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
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
而后的《太极先天图》的《解说》,谈宇宙五阶段说法,是把《列子》相关概念引入太极图解说。
在《医宗金鉴》中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太极的概念影响逐步涉及到了世间万事万物,上下两端的各层面。
可见,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