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刘邦大传书籍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沛公在带兵上,的确有他的一套。”

不过,张良也很快看出,刘邦在进军关中这样庞大的军事行动上缺乏规划。

“为什么不集中全力,向关中挺进呢?那里摸摸,这里跑跑,虽说是为了粮秣,也不用如此浪费时间啊!如果让项羽抢先进入关中,才真是不值得呢!若真是那样,日后沛公将只能成为项羽麾下一个小集团而已。”

这个时候,正好有另外一旅赵国军团,由一位叫作司马卬的将军率领,也前来攻打颖川地区,并打算在此渡过黄河北岸攻打关中。

刘邦居然主动和司马卬合作,攻击洛阳东边地区,并和前来迎战的秦军会战于洛阳城的平野,刘邦等不能取胜,乃往南撤退到辗辕关上。

张良实在无法忍受刘邦这种毫无目标的战略,便将游击队交付韩王和韩国将领们,只身前往刘邦营地。

刘邦见到张良,真是高兴极了,尤其是张良对全盘战略提出的的观点,更让他茅塞顿开。

刘邦想:干脆把全盘规划全委托给张良,自己只要依照他的计划行动便可以了。

对刘邦的信任以及过分热情的表现,外表冷静的张良,内心一定非常感动,他暗下决心要一辈子为刘邦的知遇奉献心力。

虽然刘邦的出身不高,但他现在的地位已和项羽平行,成为叛军集团的两大领袖之一。因此这样毫不摆架子地承认自己的无能,的确让身为智囊的张良感触良多。

张良劝告刘邦,不必在颖川逗留了,将这件工作交给司马卬即可。刘邦的主力部队宜急速西向,攻打主要目标关中。

宽宏战术,秦军丧失战志

张良建议刘邦先行南进,因为南方的诸小城守备较弱,容易攻陷,可以增加自己的声势。

刘邦和司马卬很明显打算强攻函谷关,张良却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策略,他不想和挡在函谷关前的章邯军团敌对。

“那是项羽的工作,没必要跟他抢!”

“回避函谷关,改道攻打武关吧!”

这条途径,均属原韩国境内,张良对此比较熟悉。

二世皇帝三年夏六月,刘邦的主力部队南下,和南阳守将齮的部队战于犨东,结果刘邦军获胜,秦将退入宛城,准备坚守。

刘邦想起在开封时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这次他也准备放弃宛城,急速西行。

“不可以,这样太危险了。”

在后方幕僚营区的张良,闻讯立刻赶来阻止。

“沛公,我们虽急着入关,但目前挡在前面的秦军尚很多,并且是据险而守,如果这样轻易的跳过宛城,万一前面发生苦战,宛城的秦军倾巢而出,从后面截断我们的后勤路线,甚而夹击我们,而前面又有强大的秦军,这将使我们陷入空前的危机中。”

刘邦于是下令全军暂时驻营,等到晚上再命令全军偃旗帜,暗暗地偷偷回到宛城旁边布局。到了破晓时刻,刘邦军队已将宛城团团围住了。

由于宛城原属韩国领域,城中有很多人皆与张良相熟识,所以当南阳郡守决定死战时,大多人皆不表赞同。

郡太守舍人陈恢便劝告郡守不要急着求死,应先谋求以谈判来解决此危机。

陈恢透过张良介绍,晋见刘邦表示:

“我听说足下和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如今足下却尽全力来攻打宛城,宛都的城墙连绵数十里,要完全攻陷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其吏民自以为投降必遭到重大伤害,那么他们一定不管怎么样都会坚守城池,足下势必非硬攻不可,这样子兵士的死伤必很多,双方将是两败俱伤。如果想跳过宛城不管,宛城的守军必会随足下之后追击,不但会使足下咸阳之约因而耽误,后面又有追兵的危险,这对足下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我站在足下的立场作规划,不如设法让宛城的太守投降,再将他封为侯,使他能站到已具优势的楚军阵营上,那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反而能替足下留守住宛城,保持后援路线的畅通。

“更重要的,足下还可以将宛城吏民并入您的征西军团中,让这条路线上的秦国守将有前例可循,每个人都争相开门迎接您,西征之路不是畅通无阻了吗?”

刘邦最喜欢这种不必太辛苦、却可能更有效的策略,因此非常同意陈恢的看法。

他晋封南阳太守(齿奇)为殷侯,让他可以成为楚国阵营的大将,不但保守了生命、地位和权势,并且继续留守宛城,不用调动职位。使者陈恢也以促合有功,赏封千户之邑。

这样好的条件,自然让一路上的秦国守将均无心再和刘邦敌对。当大军到达丹水时,秦国的高武侯鳃、襄侯王陵也主动投降,王陵日后更成为刘邦阵营的嫡系大将领之一。紧接着,胡阳城、析城、郦城均不战而降,刘邦也下令部属不得掠劫秦国城池,因此西征军团非常得到秦国军民的欢迎。

“这么容易便可以攻陷关中吗?”

连刘邦都对自己的运气之好,及策略运用的高效率有点不敢相信。

其实,秦军的迅速崩溃,除了招降策略运用之正确外,最主要是因为咸阳城的秦王室内部已产生了剧变。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兴,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真正好的将帅,是不用去表现其武勇的,真正善于作战者,必冷静去分析其客观情境,不轻易激动感情。善于克敌制胜的将领,不随便去与人争胜,善于驱使他人的,是懂得谦卑居人之下的人。所以懂得“不争之德”,懂得“用人之力”,才能体察大自然的道理,也是自古以来最基本的道理。

在老子《道德经》中,很少提到战争,老子思想中基本上是反战的、无战的,所以这一章所谈的题材,在《道德经》中是很难得一见的。

但这一章所谈的战争,还是反战和无战的,将帅不用表现其武勇,也不用表现其智慧,他只要很自然地作一位领袖即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