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倒计时日历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天下可智不可愚,而治天下可愚不可智。使天下皆智而无愚,而天下不胜其乱矣。……夫庸人乌能扰天下哉?扰天下者皆具智勇凶桀卓越之材,使其有材而不得展,则必溃裂四出,小者为盗,大者谋逆,自古已然矣。唯圣人知其然,而唯以术愚之,使天下皆安于吾术,虽极智勇凶桀之辈,皆潜消默夺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后天下相安于无事。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秦始皇狙诈得天下,欲传之万世……以为可以发其智谋者无如书,于是焚之以绝其源……且彼乌知诗书之愚天下更甚也哉?诗书为聪明才辩之所自出,而亦为耗其聪明之具。况吾有爵禄以持其后,后有所图,而前有所耗,人日腐其心以趋吾法,不知为法所愚。天下之人尽愚于法之中,而吾可高拱无为矣。尚安事焚之而杀之也哉?明太祖是也。

自汉、唐、宋历代以来,皆以文取士,而有善有不善。得其法者,惟明为然。明制:取士,惟习《四子书》,兼通一经,试以八股,号为制义;中式者录之。士以为爵禄所在,日夜竭精弊神以攻其业,自四书、一经外,咸束高阁,虽图史满前皆不暇目,以为妨吾之所为。于是,天下之书,不焚而*矣。非焚也,人不复读,与焚无异也。焚书者欲天下之愚,而人卒不愚,又得恶名;此不焚而人不暇读。他日爵禄已得,虽稍有涉猎之者,然皆志得意满。无复他及;不然,其不遇者,亦已颓然就老矣,尚欲何为哉……

此文透露的信息是,人性如何被奴化、被淡化、被弱化、被非人化、被平面化、被边缘化,在此轨道上长期运行变成一种不自觉的自觉。他们各得其所,完成了对人性的摧毁控制,专制的种种甚至变成了基因,在现代社会间歇性发作,多处形成溃疡难以愈合。

廖燕揭橥专制祸患(2)

焚书之术生产奴才,以制义取士捆绑性情,被奴役着却以为自由着。所有这些病症都是一个总病根,那就是专制之病。其甘心被愚,无非是利欲、权欲的作为一种回报,为其操控,自然以愚民为事,但以自愚为前提。上得其轨道之人,权力欲都极强盛,而其本质是不读书的,但对算卦、看风水、驱邪的浅层文化倒情有独钟。他们对古代大学者的思想、学说与历史价值惘然无知。这些官僚仅仅贴着智识者的标签而已,乃识时务的行尸走肉。

论文字的组织、驱遣、文气的流贯……廖燕当然不是唯一,但论及识见的深透,直达背景和后台,那就道个多乎哉?不多也。不平之鸣甚多,而挖掘出个人普遍性的人生悲剧,及所造成的深层原因,同时就有文士由衷推崇:议论多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见解,确为江山文藻增色多多。

他的《高宗杀岳武穆论》,议论也是别开生面。他认为岳飞不是秦桧杀的:“观秦桧答何铸,高宗其欲杀武穆者,实不欲还徽宗与渊圣也……实欲金人杀之而已得安其身于帝位也。”(《廖燕全集》10页)他当时的文友有谓:非具二十分胆识,谁敢如此下笔!可破千古腐儒之见。

他对明清鼎革之际的上层变乱,痛心疾首,拆其病象病因,“在庭诸臣,忠奸不一,议论朝更夕改,率无拨乱反正之才,强敌压境,辄一筹莫展。及幸寇退,则骄语富贵,党同伐异,甚至揽权纳贿,无所不至,其习牢不可破……”(《廖燕全集》296页)他的《张浚论》则阐述专制制度的致命陷阱,“从来奸人害正人”、坏人与无限制的君权相结纳,“其恶亦渐肆,其后遂至于穷凶极暴而不可救止……”

他笔下的反清复明的志士,处境悲凉,遭遇无形网络,密密匝匝,只有绝望,难以冲决。

“古君子往往有以轩冕为桎梏,入山唯恐不深者。此岂其得已者耶?然人生至不得已而隐,已非人情,况并欲泯其名而不使见称于世,则其苦有孰甚于此者……”(《廖燕全集》306页)

他的诗歌,写景则悲壮痛切,镶嵌在景句中的悲绪不是摇落,不是斜卧,而是像强劲的海潮一样,激宕汹涌,不依不饶地扑将而来。他的一律诗说:“胸藏五岳隐难平,浊酒堪浇取次倾。满目烟云供异赏,一天星斗寄奇情。”(《廖燕全集》503页)。又说,“满目干戈天局促,长途风雪客凄其。五更马上吟残月,独木桥边访古碑”(《廖燕全集》527页)。和他的各体文字一样,蒙络因清醒的痛苦产生的沮丧。

他的眼光,强劲的穿透能力;他的思索,简劲的逻辑推导能力;他的追踪,陡劲的全程打击能力,古典作家中实属少见。自然,他也因此而备显孤独。

人总是要寻找发泄的通道出口,*的制度,则在恒定的游戏规则中,尽可使精力释放,“该干吗干吗”,一切有所安顿归依。而不论秦始皇的暴烈、明太祖的毒狡,之后总要引起这样那样的麻烦,循环不止的是非颠倒错乱,祸乱相寻。

廖燕的结论,也是说到底了,无以复加了。作为这一可贵思维的延伸,再走一步,那就到了林则徐、郑观应时代,相当多的一批知识分子,因西风东渐,而透彻反省,向*制度三致意焉。那是士人真正的自觉,他们着眼国家基本制度建设,力图从压迫者手中获得自由。他们的认识来自对专制祸害的刻骨体会,而他们傲岸独立的认识,甚至使很多后来的知识分子相形见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廖燕揭橥专制祸患(3)

廖燕长期为文学史忽略。而此类文学史,数十年如一日,仅于鼎鼎大名者作模棱鉴定,读之使人昏昧不明,尤可恶者,使不明真相之后来青年,以为中国文学仅此而已,其摧颓先贤一至于是。

实则那些被忽略的作家,不乏深邃的智慧和思想,乃至经天纬地之文,廖燕最为典型。他之被忽略并非后世批评梳理者吝惜笔墨,实因基础训练所致,及手眼、能力、水平所限,见宝不识,智不及此。令到古人创造湮没无闻,有的甚至因长期冷落,物质载体如书籍等的朽坏,而永远归诸*云散,这对文化香火的传承,是何等惨痛的损失啊。

《管锥编》对此状况,仿佛放出千万只救生的小艇,在茫无际涯的洋面上穿梭施救,将要灭顶者拯起搭救,上得岸来,复加以理董之重塑之,使以新貌面世。

像钱锺书这样在时间的隧道里面攻城略地,使淹没的古典作家再现重光,这样的鬼斧神工,无远弗届,这样的一视同仁,“访贫问苦”,裨使野无遗贤,设使古典作家起来投票,恐钱公所得选票,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突兀歧出的史论

近时看南明史料甚多,后世历史学家评述此段史实的著作,以顾诚先生的《南明史》最厚重。但这厚重似乎只能指其篇幅而言。盖其辨析结裹,颇有突兀歧出的走火之论,极关键处俱不中的,令其学术价值大打折扣。

顾诚先生说:

至于南明政权的腐朽、内讧本书同样作了如实的揭露。读者不难发现,书中不仅鞭笞了朱由崧、朱常淓、朱由榔等南明统治者的昏庸懦弱,对一些直到现在仍备受人们景仰的人物如史可法、何腾蛟、瞿式耜、郑成功都颇有微词。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你对南明许多杰出人物是不是指责得过分了一点?我的回答很简单,如果这些著名人物都像历来的史籍描写的那么完美,南明根本不会灭亡,这些人也将作为明朝的中兴将相名垂青史(《南明史·序论》)。

这样的论断,真可说是醉汉打枪,随意之至,以为中的,而偏离靶心不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