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当然会。”
我说:“会要再一次等上很久很久吗?”
你说:“这就要看你了。”
我说:“看我?”
你说:“是啊。如果你能认出我新的面貌,那就会很快。你很快就会邂逅我。”
你说:“如果你认不出来,一直在追思我从前的样子,那就会,像上一次一样,还要等上很久很久。”
(四)
思绪从过去的时光里回来。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坐起来,重新读手里拿着的一本名叫samadhiraja…sutra的藏传佛教典籍。不知道汉语翻译的名字是什么,从英文语意判断,大概可以翻译成《三摩地王经》。
读了一会儿,再次想到那支万花筒。
万花筒这种东西,我觉得很适合用来作为佛学的教具。大可以人手一个,要求每天玩上100遍。
如果明白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就会比较容易进入佛法的核心,“直取无上菩提”。
至少,做到“见空性”的“空”的那一面,没有什么问题吧。
(五)
在这本经书里面,说到一个比喻。
如果你朝狗狗身上扔棍子,狗会去追棍子。但如果你朝狮子身上扔棍子,狮子会不理棍子,直扑过来咬你。
狗狗会认为,伤害它,令它不好过的东西,是那根棍子;而狮子则知道,伤害它的,令它痛苦的东西,是带来那根棍子的原因。
所以,一个修行者,应该像狮子,不要学狗狗。
不要认为让你痛苦的,是那些五花八门的念头,那就是棍子。不要去追那些念头,不要被它们带着走,要返回来,寻找那些念头的产生处,找那个来源。然后,破了这个来源,就一切念头皆破。
如何做到一念不生,就这样做到。
把那个扔棍子的人咬死,自然就没有棍子过来了。
因此,不存在什么“还没有完全看破”这种事情。一点未看破,就是全体未看破,那一点明白了,全体瞬间皆破,毫无存留。
只要还有没有看破的一点,就还是在追棍子,没找到痛苦的原因所在,也就不能阻止痛苦突然袭来。
(四)
那段时间,我读了一些藏传佛教的经典,又读了一些藏传系统的祖师传和祖师偈颂,看了一些他们的相关开示。
有两个体会:第一,否认密乘和伏藏是佛祖所传之正法的说法,乃迂腐狭隘之见,不足一论。正如南传小乘否认北传大乘不是佛祖亲传之法也是一样的不足一论。事实上,小乘、大乘、密乘只是因为面对的学生根器不同、禀性不同,所以,教学的方法也就因而不同。但其中所教课程涉及的科学原理,并无不同。
就等于教语文,对小学生,我们教认字,教拼音,教看图说话,教造句;对于中学生,我们就教经典的文章,教各种成语俗语,教写诗作对,教写作文;对于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我们就系统研读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教各种文学流派,读文学大系,教写小说、散文、诗歌、论文、公文,教研究文学的方法,如此等等。
看上去,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老师,所教的东西是不同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在教语文。教法,是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而不同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
方法有异,内容有别,然而原理不二。彼此攻击和否定对方的正统性,就像大中小学的各位老师互相职责对方所教授的东西不是正宗语文一样。
如果发生这种争执和攻击,这本身就说明,攻击者根本未知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在修行者来说,就是攻击者根本未明“如来真实义”。
第八百一十四章 因地制宜
(一)
故事发展到这一卷,它的故事性,其实就比较差了。
也许会有很多人不能接受。
然而,这就像是爬山一样,为了爬到山顶,我们总要离开山脚。为了登上新一级的台阶,我们总要离开目前所在的这一级台阶。
有故事情节可读,阅读当然是会更轻松一点。然而,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轻松,不想费力,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爬到山顶,永远不会明白,何为“一览众山小”。
一切情节,都有它的尽头。不突破这个尽头,不超越故事浅表的情节,就无法深入其中,获得故事讲述者所要超达的微妙奥义。
其实,在这一卷中,为了照顾阅读,故事依然还是很多的。只是,它们看起来不太连续罢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