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铿锵有力之词,谁人听了不竖一个大拇指呢!
只见陛下眉头紧锁,眯眼思索了一会儿。
“文达稍安。”
“中书省掌管奏诏之事,自然对各地所奏情况熟悉非常。”
“徐卿所言亦有道理,近日京都始遇大水,郊外灾民已有千余人,而西南和江南又有多处州郡受灾,府库钱粮亦要均衡考虑才是啊。”
“是啊是啊,陛下所言甚是。。。。。。”
众人听后便有了主心骨,自是一番应承不说。
“至于西南水灾,众卿可有应对之策呢?”
太子右卫率、中书通事舍人周开逸上前低头拱手。
“陛下,西南州郡地广人稀,诸多高山幽谷之地本不适宜百姓安身。只因南国初立,陛下恩泽福耀,故将旧地着民原地安抚罢了。”
“可是近年来水患频发,每年拨发赈灾钱粮就占了府库支出十之有五,如此下去,府库恐怕难以支撑!”
“依臣之见,当行迁移之策,将受灾百姓就近东迁至荆、雍和湘州之北,一来可以避灾祸,再者可以促农耕、兴商业。而后在各处水道修坝筑堤,疏浚河道,如此,后世可安也!”
陛下听后眉头稍展。
“周侍郎所言,恐有不妥啊!”
尚书右仆射袁昂走到了殿中央拱手。
“陛下,若行迁移之策,西南边关众将士所需物资给养定会受其影响,轻则难以为继,裹腹堪忧;重则粮草断绝,外敌难御。”
“索虏元英,夺我三镇、犯我南郢州之地,事不过五载,皆因边民逃散,给养不足所致。故而边关要务,断断不可轻视!”
袁昂举的例子恰到好处,毕竟刚刚打来的天下,还不是非常牢靠。如今要行迁徙之策,的确对边关的守卫不利。
且不说他的出发点是什么,有如此周密思维的人,着实令人敬佩。
多年来北国和南国经常在边疆发生摩擦,总体上双方胜负均分。
得胜了乃是武将英勇、文臣忠孝,自不必说。
战败了也有天时不应、地利不周、人心涣散来当借口,至于给养,终究是外因罢了。
袁昂之所以不赞同迁移之策,就是怕荆、雍和湘州的人口会因此繁多起来。人口多了自然就会开发耕种更多的土地良田,商贾百业也会随之兴隆。
可荆、雍、湘包括益州等区域,是受安成王、鄱阳王和始兴王的管辖。
三人以安成王为首,若是七殿下的势力强大了,那么六殿下只凭江南州郡恐怕不能在与之抗衡。
袁昂这次临场发挥的特别圆满,既表达了边疆安危的大义,又将周开逸的谏言挡了回去。
王柬眯眼想了想,心中也揣测到了袁昂的意思。
于是拱手向前。
“陛下,臣以为袁尚书所言极是。我南国边疆绵长,百姓宗祖各有所异,若是轻言迁移,恐失民心。而西南诸地,幅员千里,显有人烟。故而资用乏溃,边关难济。加之皂卒薄寡,差役难征,以至于粮草辎重实难接续。若是再将百姓迁离,就更是雪上加霜。”
“由此观之,迁移之策断不可行!”
徐修仁听后连连摇头,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两位。
大家都是饱读经史的重臣,又怎能不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呢!
可这些话说了也没用,毕竟要解决水灾的问题才是硬道理啊。
正是:
一人说得情理话,百口潮涌欲吞淹。
忠臣良将皆在侧,谁人拱手复将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