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没有怎么办呢,皇帝还是找到了两个儿子,肃王跟贤王一同进宫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两人异口同声道。
皇帝见两人如此同声同气,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怎么。高兴他们真的按照自己最初的意思,两人相互扶持不分彼此还是气恼,当初扶持他们对付老三如今却成了掣肘自己的气势,他已经拿不下他们了。
“平身吧,这里也没有外人,今儿找你们来,是想着咱们父子好好聊聊”皇帝摆出一副慈爱的面孔,跟以前没有两样,可是这样的态度看在肃王眼里却是天大的笑话与讽刺。
“儿子聆听父皇教诲”两人这恭敬有余热络不足的样子,让皇帝要出口的话噎在嘴里,可是现在有些话不说不行啊。
老大他是不清楚,可是老六那边可不缺银钱,就一个船运一年就抵得上国库一年一半的收入了,更别说其他的产业了。
“你们应该都听说了,边关来折子要军饷,可如今国库空虚,想拿也拿不出来,这江山可是咱们段家的江山,这要是军饷不出。军心不稳,边关必定再起波澜,可咱们蜀国是再也经不起战祸了”憋着一口气,皇帝还是将话给说了出来。
“父皇,国库不足?户部官员怎得要这时候才上报,还是说这些官员平日一贯的欺上瞒下,这样的官员还要来干什么?难不成还要等军心溃散敌国打过来了再说吗?”铭少惊讶的瞪大了眼,然后义愤填膺的骂道。
“父皇,儿臣得知今年北绒下了几场大雪,冻死了好多牛羊,西丹西域那边也情况也不太好,现在西丹与西域分属蜀国的附属国,要是经有心人挑拨,不说造反,就是流民流窜过来,对咱们西北的官员百姓来说,只怕也不会太乐观”肃王则是一脸忧愁的看着皇帝。
这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唱得皇帝的脸是青一阵红一阵的。
他怎么会听不出来,这两个逆子这是威胁上了,要是他让老六拿银子,那户部的官员立刻就会被拉下去,那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才换上自己的人的。
肃王那嘴上说的是西丹西域的流民,可他真正指的是江南。如今江南自己派去了成晋被老六给召回了京城,那边自己的人都是不大不小的,真正掌权的是老大的人跟建南王宫擎宇。偏偏这宫擎宇是老六的人,要是他们有心想要做什么?
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另外那易泽是怎么回事,这军需军饷不是他负责吗?为何到现在才上报,就算现在下放军饷,到边关也来不及不是?”铭少再接再厉,他猜想这位肯定是被人下了什么药,否则怎么会突然之间做出这么瞻前不顾后的事情来。
其实铭少还冤枉了皇帝,他不是瞻前不顾后,而是他自觉自觉才四十多岁五十的样子,他的皇帝没做够,又被藩王恒王晋王这么一连串的刺激下,让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他对皇权的执着加深。
才会一时乱急出错。
皇帝胸口起伏不定,满是威仪的双眸此刻更是毫不掩饰的迸射出凛冽的寒光,最后咬牙的道“户部是该好好整顿了,这件事就交给老六你负责了,而肃王则是负责安抚百姓,千万不能出现流民事件”
没钱没粮,手里的人也不够的情况下,皇帝只能咬牙忍下这口气。看来这打一棒给一个好的这一招在这两个逆子身上不管用。
其实皇帝此刻不知道,不是不管用,而是他私底下的事情被两个儿子知道了,他们在明知你想要他们性命的时候,才能接下那个好,才是有病?
父子几人说是好好聊聊,可是话没有超过十局就散了,第二天早朝皇帝就下了圣旨,铭少接下圣旨后,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部跟内务府的账目。然后下令给各地的铺子的掌柜,大肆的筹集钱粮,不到三天的时间,蜀国上下就知道了贤王,自己掏腰包给边关的将士,最后弄得自己几近家财散尽。
肃王也做出了大哥的样子,未免来年弟弟饿肚子,也了紧裤腰带的拿出了小半的家财给江南的百姓安家置业,过个好年。
到了年二十五的那天,贤王终于查处了户部官员贪墨以及各地官员欺上瞒下的证据,二话不说直接将牵涉官员全部下了大狱,就是前户部尚书的王敬鸿也没能幸免,一起给拿下了。
不仅如此,这贪墨的案子一查,还牵扯出很多的事情,不如收受贿赂,徇私舞弊吃空饷啦。这又牵出了一箩筐,这下陈家跟戚家也抓出了几条小鱼。
可这样已经够了,京城的风向已经朝着一边倒了,皇帝扶持的官员前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被打入了地狱,那些观望的两边摆的人,再也没了别的心思,都纷纷的暗中给两位王爷示好,他们也不敢在选择了,也不知道选的,就干脆两边都去了。
反正现在肃王跟贤王明面上是一股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究竟是谁上位了。
位置空了自然要有人补上,在杨丞相流放之后一直空置的丞相位置,郭逸明被空降了过去,前江南巡抚成晋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从二品成了正二品,六部尚书的位置肃王又被抓包了,反正这个也是一个握着实权却不用做事的,铭少也没有客气直接将他摆了上去。
兵部尚书及军需监军则是由前兵部尚书张庭文接任,礼部尚书熊岳峰,而这个吏部尚书的位置却是杀出了一匹黑马,由前吏部行走的孙石担任,这个人别说在京城默默无闻,就是在吏部,也没多少人看好这个人。
而他本人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馅饼给砸晕了,怎么就轮到他了呢?
铭少会选择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吏部是最重要的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负责各地官员的评估考核以及升迁,需要的是一个正直不阿的人,这人他曾观察了很久,只要是他上报给内阁的折子,绝对是中肯真实的,只是也因为他这份正直,让他在吏部一直被压在最底下。
他之所以没有被踢走,就是因为他的正直在民间有些名声,上面的人有时需要拿他的名声做文章才留下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