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晚褪去,白天来临。
船上的大型自动瞭望设备,例行对天空进行光学搜索。
兀然!
一个特殊的‘云团’引起了操作员的注意。
这个‘云团’太特别了,在气象雷达中没有任何信号显示。
可是通过光学瞭望,它又确实漂浮于天空。
数据解算发现,它距离海平面两千余米,直径超过三公里。
与人们常见的白云乌云不同,它深蓝剔透,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玉石横亘在天空。
奇怪的是……
明明肉眼可见,但为什么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却探测不到它任何特征。
红外辐射?没有!
雷达反射?也没有!
这个‘云团’实在是太特殊了。
它的位置,不偏不倚,刚好在无人火山岛上空。
而且正好位于地下试验基地,那被光柱戳穿的大洞正上方约三千米,漂浮不动。
这是什么玩意儿?
是因为天亮之前,接连三次的试验,导致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可是臭氧层很薄,而且臭氧属于气体,即便某些地方出现了空洞,其他臭氧也会将其填补上,不会一直出现一个巨大的空腔。
那会不会是温度超高的光柱,连续三次冲破大气层,导致空气电离而出现的超大离子体呢?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气体,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等,当两种带电粒子结合成为中性原子,多余能量将以光子的形式释放,从而散发出光芒。
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就开始利用‘离子发光’原理。
比如城市里的霓虹灯家里的等离子电视汽车上的氙气大灯地球南北极的炫目极光……这些都属于离子发光。
不过……
连续三次光柱迸射,那超高的温度,是肯定会导致空气被电离被分解,形成大量电离气体并不奇怪。
可问题是……
如果这个‘云团’是凝结而成的超大离子体,那么它为什么只显示蓝色呢?应该会有很剧烈的离子发光现象,散发出犹如南北两极,那绚烂多彩的极光才对。
而且目视观察,发现它密度肯定非常高,颜色非常深。
图像放大之后,还能看到在它的中部,似乎有一个黑黢黢的大洞。
到底是深蓝到了发黑,还是确实是有个大洞呢?
为了进一步查证,测控船很快起飞了一架无人侦察机。
虽然有舰载直升机,但也不敢用。
万一是个超大的离子体云团,直升机一旦靠近,就会容易因为放电效应,而导致犹如遭到雷电电击似的,那可就太危险了。
无人侦察机就不同了,即便出事坠落,也不会死人。
关键是没有飞行员,无人机可以做很大的高过载机动。
比如起飞之后,就猛然连续爬升,有飞行员的直升机可不敢这么飞,那不找死吗?
不多时。
无人侦察机就接近‘蓝色云团’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