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个办法来呢?看来我们高书记说你是一个经济方面的天才,是一点也不假。”
穆国兴笑了笑说道:“高书记对我的夸奖我可是不敢当啊!不过我这个人运气比较好一点,又善于扑捉时机,这两项加起来,也就凑成了这件事情。现在的安江的经济即将要驶入快车道,五年之后你再来看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李新点了点头说到“是啊,你们安江制定的五年展规划,高书记在常委会上曾经作为例子讲过多次,要求我们思想再开放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特别是你们在五年展规划当中提出的两个宏伟目标,三年赶上中等达国家的水平,五年赶上达国家的水平确实是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呀!”
“通过这次我们对安江市的考察,让我们更加感到安江市的干部有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这在其他的地方是不多见的。你们这次在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做出了成就,更是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的。特别是你提出的那句出于公心,认真工作的口号,更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差距。”
穆国兴笑了:“李书记,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你可不能这么来夸奖我啊,你就不怕把我夸的找不着北了?既然你们是来考察的,经验不经验的咱们先不去讲他,我今天主要就是想听听你们对安江的看法,你们在考察当中还现我们有那些不足之处,不光是对你们,对其他兄弟省市来考察的同志,我也都问过同样的话,他们也向我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千三百六十章凤凰涅槃
李新觉得穆国兴的话还是很诚恳的,也明白了穆国兴是真心想听取别人对安江市的意见。略作沉吟,说道:“穆书记,我很佩服你的胸怀,如果真要我讲的话,我就谈点肤浅的看法,那就是你们安江的经验虽好,但是,我认为很难在其他地方推广开!”
这句话穆国兴也不知道听过多少个人讲过了,他也曾经想过若干遍,为什么安江的经验好,却很难在其他的地方推广开呢?
出于公心,认真工作!这是每一个官员起码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点,否则就是尸位素餐。拿着国家给的俸禄,享受着人民给的待遇,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去为这个国家强盛而努力,不去为老百姓谋福利,早晚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
难道出于公心就这么难吗?为了一己私利,就可以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不顾,这还是一个合格的政府官员吗?穆国兴也想不通。
“呵呵,李书记,您说的这句话我也听其他省市的同志讲过,究竟是哪一个地方出现问题了呢?当然我也清楚,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把外地的经验生搬硬套,必须要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拿来主义也是不符合我们党事实其实的原则的。”
李新想了一下说道:“穆书记,出于公心,认真工作,这句话讲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通过这次考察我也现,您在安江的威信非常高,讲出来的话是一言九鼎,我认为,这是建立在您本人先做到了出于公心这一条,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
李新喝了一口茶,仔细的看了看穆国兴一脸平静的神色,又继续说道:“要想真正做到出于公心这四个字是很难的。你也知道,由于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现在,哪一个地方的党政机关都不是铁板一块,伟人不是曾经讲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派系之争,内耗大,是制约我们这个国家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穆国兴知道,李新说的是实话,在任何一个地方的常委里,都有派系之争,虽然大家的大目标是一致的,在客观上也都想搞好各自工作,使这个国家更富强,让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有些人往往为了一点个人的利益,就会产生无休止的争斗。在内耗中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就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心在作怪。
现在穆国兴已经在安江市委常委牢牢的掌握住了话语权,只要是他讲出的话,就没有一个人敢不执行的,权力的高度集中,也使穆国兴做到了令行禁止。权力如果掌握在像穆国兴这样的人的手里,那是百姓之福,也是这个国家之幸,但是如果掌握在一些私心太重的人的手里呢?那他的后果可就是非常严重了。
现在官场里的人,又有几个不主动的或者被动的卷入到派系争斗之中去呢?其实,争斗的主要原因还就在于权力之争,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说话算话。大家都想做到这一点,争来争去的,反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来当这个官,怎样当好这个官的本意了。
一个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初到一个地方执政,如果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他就不能使自己的政令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拉拢一帮人,这就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帮派体系。这个新的帮派体系为了防止别人的争权夺利,就会对与他们立场不一致的人进行打压,这样以来,新的派系斗争就又开始了。
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有一句俗语说的很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都这样做了,何况下面的大臣呢?
斗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把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情给耽误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在斗争中求的团结,在团结中求得进步,这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悟到这个道理的真谛呢?
伟人曾经说过,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在退让中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句话就很好的诠释了这里面的辩证道理。斗争是手段,团结才是目的,而进步则是目标,但是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出于公心!心中无私天地宽,只有出于公心了,才能做成大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古代士大夫都懂得的道理,虽然现在的年代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封建社会了,但是仔细想来,这句话放到现在也并没有什么错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李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安江能在这次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做出一些成绩来,主要就是我们能做到出于公心这一点了。中央长曾经在多钟场合讲过,立党为公,这个公又是指谁呢?我认为这个公就是指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只要是我们坚持做到这一点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对于穆国兴的话李新也认为非常有道理,但是,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他却觉得这个道理太大了。现在的北疆省委常委,虽然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暗地里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李新本人,现在还处于高洪斌和欧阳华两派之间,但是,在必须要表态的时候,他依然会支持某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他都能做到谁的话有道理就支持谁,但有的时候,却也做了一些违心的不符合原则的事情。因为不这样做,他就无法继续再待在常委会里。一个人连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又何谈出于公心呢?
就拿欧阳华来讲吧,这两年里他也提拔起一些干部来,大部分都是一些不错的同志,但是里面也不乏一些投机分子。有些人不要说让他去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了,就是能让他们少祸害点群众就不错了。而这些人又是欧阳华非常信任的,在这次干部定编中,他又能如何做到出于公心这一点呢?
省委书记高洪斌这个人,比较喜欢用年龄大一点的老同志,认为老同志经验丰富做事稳重,但是,按照中央这次文件的有关规定,这些人又有相当一部分会在这次干部定编中被编下去,作为高洪斌来讲,他能这样做吗?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二把手都做不到出于公心这一点,你怎么要求下面的同志去做到呢?所以这也正是李新所说的安江的经验虽好,在北疆很难推广开来的原因。
李新觉得这一次的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将会在北疆省的政坛上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两大派系之间将又一次展开一次激烈的争斗,争斗的结果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一派把另一派彻底的打垮,从此在常委会里出现一派独大的局面。
另一种可能就是,两派经过争斗之后现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形成了一种妥协,相互做出让步,但不管怎么样,出于公心也好,不出于公心也罢,中央的指示是必须要坚决执行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只有经过这一次的改革,干部队伍才会真正的精简下来,才会更好的团结的一心,为这个国家走向富强而铺平道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