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冬天,新年将近时,员外郎林廓死了。
他岁数不大,可是他一直有个喘症的沉疴,这年苦寒,加之柴草匮乏,于是受凉继而寒战发热,在床上抱病没多久就过世了。走得这么急,却可称得上是一种仁慈了。太医被请过来,也当真做了诊治——非常时期,医生已经很少出诊,不过这里毕竟是宗亲宅。他尝试了两个药方子,又试着在员外胸口施以艾灸,可终究是回天乏术。这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已经死了太多人,多死一个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什么样的话能说得完人这一生呢?
林廓生前颇受人尊敬,被人视作是个相当有趣的人物。一个谦谦君子,一辈子谨小慎微,几乎在每一件称得上至关重要的大事上都表现得无足轻重。他聪明睿智不乏洞见,这是有目共睹的。他只参加过两次科举就高中进士,这一点相当引人注目,可他从来不以自己进士身份为意,既不在人前炫耀,也不在朝廷里或是地方州府谋取官职。他似乎只要领受一份员外郎的饩廪就知足了。这人没什么远大抱负。
他喜欢美酒佳肴,往来应对者也都是博学多闻之士。他谈吐风趣,但语调柔和,很多时候,人们在聚会上高谈阔论,他说话时别人都没听到。他似乎也不在意。若是有人说了什么有趣的话,他也会一起大笑。他还会在笔记和信件里记下这些事情。他博览群书,跟许多人都有书信往来。在他有生之年,朝廷里朋党之争一直都不曾停歇,而他跟两造都保持着交情。这一点显示出,林廓其实颇有胆色,不过这一切都是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的。或许可以这样说,他婉言谢绝朝廷里的官职,其实也是避免在两党之间选边站队。
林廓身量颀长,惹人注目,他微驼着背,仿佛为自己的身高感到抱歉。他写得一手清秀的正楷,笔下满纸井然,规整得很难给人留下印象。而他的行书却是另一番气度:笔意恣肆,气象万千,不过鲜有人见过。
林廓热衷于观赏园林。这些园林有的是当朝官员的田产,有的是致仕的旧臣在乡间的庄园。林廓遍访各地,征得园主人的许可后,在园中细细游览,并将这些经历写成游记。他还为文宗皇帝心爱的“艮岳”撰写过游记。林廓的游记里有太多的溢美之词,或者说是对园主人难免有些曲意奉承,这就让一些后世的史家在研究御花园时,对他的游记不屑一顾。他们觉得,天底下根本不可能有哪一座花园,拥有林廓笔下“艮岳”当初的胜景。而实际上,林廓的文章是历次兵灾战祸之后,硕果仅存的一篇细致描绘“艮岳”的游记。
哪些东西能留传后世,其实并不总是关乎名声与成就,其中也要有运气的成分。当年第三王朝、第五王朝,甚至是第九王朝的诗人巨擘中,有不少人作品早已散佚,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名字和同辈诗人的褒赞。画师、书法家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后世只能见到他们作品的摹本和拓本——如果还能传下来的话。有的画上有题诗,题诗留存下来,画却早已丢失。
林廓那本记述“艮岳”的小册子能为后世所得,是因为他将文稿付梓刊印,题上款,分赠与各个州路的名士,其中有些人住在大江以南——后来,林廓的小书就是在那里被人发现的。
林廓娶过一次妻,那时他刚刚考上进士。后来妻子过世,他既没有再娶,也没有纳妾,这有些不同寻常。有人还特别留意过他的婚姻,据他们说,林廓夫妇二人琴瑟甚笃。两人育有一女。
不管怎样,如果说平静隐逸的生活值得一过的话,那么林廓也可说是不枉此生。那在群星之河里随波逐流的男男女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名声显赫,权倾一时。有些人不过是和我们同坐一条小船罢了。
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林廓自己或许会说,他留给这世上的就是他的女儿,又或许不会。他会这样想,却不会开口说出来,他担心女儿会因此而背上一份责任。这样做对别人都尚且失礼,何况这还是从她一降生直到他离世都宠爱着的女儿。
宗室诸宅里现在开始吃生虫的陈米了。水井时刻都有人守着,每家限量只能打三小缸水。
每天早上,各家各户都来领取水米。做饭也是件难事。屋里的墙壁和地板都被拆下来,劈作柴火。房屋摇摇欲坠,有人病倒,有人死去。
林珊拿来丈夫的一顶旧帽子,把自己的帽子缝在里头,戴着保暖。她心想,自己这副样子,活脱脱像个集市上的江湖艺人,逗着孩童和农夫哈哈大笑,换来他们往盒子里扔点小钱。
集市上空空荡荡。没有东西可出售。所有人都待在屋里,躲避风寒。无家可归的人则通常想办法进到主人都已过世的空房子里——找些柴火,找点残羹冷炙,找到什么算什么。所有猫狗都被人吃掉了。城里的巡铺兵、禁军和任待燕麾下的禁军,在街上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抢劫,他们有权当场格杀。这些士兵不辱使命,城中秩序井然,或者说,城中还维持着秩序井然的表象。
每天早上,林珊都亲自去宗室诸宅的广场上领取食物。家里留下来的侍女还有四个人,其中的两个侍女会和她一道过去——其他人都已经赶在城门封闭之前逃出城去了。所有人都排着队,为了抵御寒风,浑身都裹得严严实实。林珊发现自己几乎感觉不到冷。心里的哀痛是更深切的寒冷。
齐威一向敬重林珊的父亲,岳父仙游以后,他和她一样悲切。这段日子里,齐威有点神出鬼没的。有几回,她还听见丈夫深夜外出。她知道他去了哪儿。
不知为何,有人一直在保护着两人的库房,齐威担心一旦失去这层保护,他们收藏的古董被人悉数搬走。林珊知道是谁在保护他们,齐威却不知道。这件事,这担心,让齐威寝食难安。他搞不明白,整座城的财富都被一抢而空,前阵子被装到车上,经北城门运出城外,为什么独独这些珍玩古董却没有人动它分毫。
于是齐威决定亲自来守卫库房。不论是孤独凄冷的深夜,还是阳光苍白无力的白天,他都守在那里。他身心俱疲,形容枯槁,须发蓬乱。有天早上,林珊带着一家人的大米回来,正好撞见他要出门。林珊于是叫他坐下,替他把胡子理顺,就像侍女一样。也像奴隶对待将她掳走的骑兵一样。有时候林珊沉入梦乡,梦见自己身在草原上,四面八方一片空旷。
跟阿尔泰人的讨价还价又开始了。这回谈的是要交出多少城中男女,这些男女又价值几何。番子似乎想要工匠,他们需要大量的手工艺人。他们还要女人。林珊试着想象,那些人在毡包外面,幕天席地地进行着怎样的交易。年轻女人更值钱些,宗亲家的女子也值钱。林珊是员外郎的女儿,是宗亲家的媳妇,还很年轻。她梦见草原,又在寒夜里醒来。
快过年了。
父亲死了。林珊每天清早都会点一支香烛,到了晚上则在供桌上摆一小碟米饭。每天下午,她都会写一句诗,或者抄一句卓夫子的教训。写好了,她就把纸仔细叠好,也放在供桌上。
林珊听说,有的动物能掘出深洞,在地下紧紧蜷着身子,护住心脏,睡过整个冬季,看起来就像死了一样。
她也有这种感觉,只是她对万物复苏的春天也不抱期待了。那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死明志”之类的女诫,她都知道。
可她发现自己实在是怒火中烧,根本不能一死了之。她不想自杀,她想杀人。她想活着去改变时局,可既然她只是一介女流,手里有没有刀剑,那就亲眼看着别人来做这一切。
有一天早上,她在宗亲宅里听到消息,说太宰寇赈被赐死了。这是官家的旨意。如今的这位官家。
寇赈的四位同党似乎也落得个同样的下场。皇宫门前吵吵嚷嚷,太学生天天抗议,将这五人称作“五贼”。据说阿尔泰人想要活捉太宰。两造好像又各退一步:寇赈的尸体被运出城外,送给番子,听凭他们处置。这同样是一份屈辱。
奏请官家处死“五贼”的太学生终于散了。林珊再也不用隔着宗室诸宅的院墙听他们喧嚣了。她不知道这些太学生是否满意。林珊原本以为,听到这样的消息,自己多少会高兴,以为这算是天理昭彰,父亲大仇得报了。
可她没有一丝快慰,只是在寒冬里紧紧裹住了自己的心。她想起新安城里那座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高塔。高塔的旁边就是花园,很久以前,每到春季,王公贵族和城中百姓都会在这里相聚,命妇们骑着马,头上插着羽毛,诗人们则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
除夕的前一天傍晚,任待燕送了一封信过来。
这是他的亲笔信,信里要她叫上齐威,明天日落时分到西城门附近的“无尽”藏茶室外面等着。信里叫他们什么都不要带,只管尽量穿暖和些。最后一个字落笔很重。他们要准备出趟远门了。该把信烧掉。
她久久地注视着信上的字。她烧掉信,去找丈夫。几间屋子都找遍了,都不见其踪影。她穿上一层层衣服,戴上那顶滑稽的帽子,在宗亲宅另一头的库房门前找到了他。天色灰沉沉的,不像往常阴天时那么冷。林珊看看天,心想,不到入夜就该下雪了。
库房的大门上着锁,齐威就在那门前来回踱着步子。广场上只有他夫妇二人。她看见靠墙竖着一柄古剑,她还看见门头上的那个标记——直到此刻,那标记仍旧保护着库房。等阿尔泰人进了城,就什么都不能保护它了。
林珊施过一礼,说:“相公,明天晚上,有人会帮我们逃出去,是在‘艮岳’里救过我一命的那位将军。咱们需早做准备。”
齐威的眼神变得怪怪的,他飞快地瞥了林珊一眼,继而看向她身后,仿佛害怕有暴徒突然冲过来,或是从广场两边闯进来。在这场围城战里,时刻都有人死去,人们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人命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一切仿佛让齐威变了个人。林珊心想,变了的不光是他一个人。连林珊也不像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说真的,每个人都变了。怎么可能不变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