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太后将所有封疆大吏都督之女一律赐封为才人,加上去秋入宫的三人,便有十五位才人了。
但凡临幸过的秀女,除了有三人升为美人,六人升为宝应,其他诸人一律为常在,能得升为美人的几个,皆是给新皇留有印象的,宝应次之,常在的诸人,连他自个都想不起来。
新皇的心里能记住的多是那几个特别的女子,要么特别温柔,要么特别有才情,要么就生得特别美貌……但入得这宫里的,哪个不是温柔貌美又有些才情的,能记住的不过时那三两个人,记不住的更占多数。
张锦绢因住在漪兰宫,与另两名一早就升才人的女子一样,她们因父亲位高权重,为封疆大员,得太后赏识,早早升了才人,可她们三人并未宣诏侍寝。
她听了素妍的话,每日按时到凤仪宫给皇后请安。
皇后最初派了一些小事让她打理,后来见她倒也办得得体,又陆续派了她一些差事。
但凡是皇后要她办的差,张锦绢都用心办好,若有不懂的地方,就亲自去请教皇后。
太后这会子就等着,瞧新皇把六十名新入宫的女人都临幸一遍,是否也就好了。
每月十四、十五、十六,按矩宇文轩得去凤仪宫陪皇后。
他人是去了,不是晚上去的,却是接连三日晌午去陪皇后用了一顿午膳,一吃完就走人,也不说多话。
十四、十六两日照样在养心殿里临幸他的美人。
太后等来等去,到了五月初二,新皇竟宣了新晋的三美人侍寝,还照的是老规矩。
许淑妃甩手不管后宫事务,理由很简单,现在皇后出月子了,她不需再接手后宫事务。
看似一门心思都在教养大皇子,可一双眼睛都盯着新入宫的嫔妃。
端妃挺着大肚子,听着时不时传来的事,大骂“全都是些不要脸的贱人,趁着本宫怀了龙嗣,一个个都抢着往龙榻上爬”。
转而又想,曾经大半年宠绝后宫的丽贵人、雅贵人终于失宠了。想到这事,她就乐得直笑!
太后见劝不住新皇,轻叹了一声。
原想让杨云屏劝,可一月中,杨云屏能见皇帝三次,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用午膳的时候,听说杨云屏劝过,才开说了一半的话,他龙颜一怒,拂袖而云,直接给杨云屏来了个下不了台。
太后想让淑妃劝,可淑妃就是个滑头,答应得很好,说“回太后话。待臣妾见着皇上一定劝他。”她带着大皇子常去御花园,遇见了皇帝几回,也没劝上一句。淑妃可不会为了这等事去触新皇的逆鳞,太后劝不住的事,她又何苦却招新皇不高兴。
太后又令端妃相劝新皇。在她看来,端妃的父兄都是刚正不阿之人,否则皇帝不会赐顾力行为二等“明镜候”。
端妃是劝了,她一劝,新皇生气,大半月都不理她。就是端妃求见。推说他忙。不见!
端妃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她干嘛强出头,替太后劝什么皇帝。
太后是皇帝的亲娘。她劝不住,还有谁能劝住。
想到这事,太后就头疼得厉害。
杨云屏劝了皇帝,皇帝虽是怒了,但没冷她,也算是给足了杨云屏面子。
芸芳嬷嬷道:“不如太后宣左肩王妃入宫,请她劝劝皇上。”
太后迟疑,“能成?”
芸芳嬷嬷道:“三月、四月时,左肩王妃派了丫头过来请安。送了孝敬的礼物,她还是想着太后,念着皇后的,左肩王妃是皇上的师妹,皇上许能听她的。”
太后沉凝良久。“且试试吧,你去传旨,明儿一早就请左肩王妃入宫。”
芸芳嬷嬷应声。
*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