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中国古代史顺序图 > 诸葛亮北伐(第5页)

诸葛亮北伐(第5页)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曾经论“游击战”中说道“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只要人还在,一切皆有希望。

1、蜀汉国力弱小。兵民国力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不可能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即使初战攻克长安,作为曹魏首都洛阳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到时,曹魏大军兵临长安,蜀汉还是会撤军。长安之战乃是得不偿失的无用之战。

2、而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异常,蜀军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对手。

3、汉军粮运险远,难以抗衡。假如固守长安,而魏军切断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会出现问题,粮草一旦短缺,蜀汉大军必定不战自溃。

第二:地势

1、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

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关于陇山之险要,在东汉开国平定隗嚣割据的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

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

因此,陇右是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诸葛亮五次北伐用兵当中,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2、陇右盛产骏马。

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汉军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克制之危。

3、陇右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

汉军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第三:变数

出奇兵偷袭长安,变数实在太多。

1、不能派出很多兵马,因为人多会被魏国发现。

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为长安乃是一座雄伟大城。

2、长安乃是曹魏西部屏障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况且,长安距离洛阳实在太近。洛阳又是曹魏的首都,城内护卫兵马肯定众多。

如果诸葛亮派出的军队一时之间攻不下长安,那么一旦曹魏派出两路援军,一路直扑长安解围,一路直取子午谷断绝汉军退路。那么兵出子午谷计划等于就是送死!

3、魏延所说:夏侯懋会弃城逃跑。这话可靠度不高!

太守跑了,起码还有都尉在吧,都尉跑了,起码还有监御史在吧,总不可能长安最高三大长官都是窝囊废吧!何况中国每代皇朝对地方长官都规定有守土之责。

长安城乃是一座大城,是曹魏王朝仅次于首都洛阳的一座大城!长安城内怎么会没有贤良之才,先不谈贤良之才的能力有多高,但起码能将长安守上一个半月的人才总是有的吧!

以长安的地位之高、重要之大、人口之多、防御之强,夏侯懋即便是愚蠢如猪,也绝对不会弃城而逃,因为很简单,守都没有守就逃,下场必死无疑。而且夏侯懋也肯定清楚(如果他这点都不清楚,曹魏也不会派他做长安太守),长安距离洛阳很近。只要坚守不战,等待援军,必然会胜利。

诸葛亮选择先取陇右的确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因为第一次北伐,基本上已经占领了陇右的绝大部分城池。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陇右其余城池根本抵挡不住蜀军。只要再攻下郿县,就可以直接攻占陇西!那么,诸葛亮的北伐之战可以说是获得胜利了!

北伐是否拖垮了蜀国

在诸葛亮七年5次北伐中,兵力损失比较小,损失的主要是粮食等物资以及因此产生的民心向背(凝聚力下降、厌战等,但民众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蜀汉政权的向心力未减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更不用说蜀汉相对于魏国来说国力弱小,想要对魏国有足够威胁必定要全力而动,而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古代环境中会对普通百姓产生严重的负担。

明成祖朱棣14年5次北伐,在第四次北伐时,便有部分地区因为战争税负过重而造反,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毫无疑问,北伐给蜀汉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但是若因此便说北伐拖垮了蜀汉,无疑很不公平,在诸葛亮死后,经过多年休养生息,耗损的元气已经恢复。

蜀国灭亡的原因,主要在于后继无人,诸葛亮之后,蒋琬尚可,再之后就不行了,费祎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对魏国用兵,姜维则是恰恰相反,自费祎死后,连年征战,蜀汉内政无人治理,国力大不如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