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五铢
文物介绍
“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
早期直径24毫米,晚期直径逐步减小,而直径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另有铁钱。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相关记载
《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585年)四月,诏四面诸关,各付百钱为样。从关外来,勘样相似,然后得过。样不同者,即坏为铜,入官。”这里的样钱即后世所称的“置样五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