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锦衣夜行txt百度 > 第244部分(第2页)

第244部分(第2页)

可是他们仍旧是皇上的股肱,仍旧是大权在握,只是公开场合不便露面,一些权力不得不与其他文官们分享罢了。文官们与方黄二人的最终利益是一体的,他们虽不满方黄之流受帝恩简拔一步登天,却更不愿让武将再有机会和文官分庭抗礼。

这个时候,再继续打压方黄,就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了,所以这一步目的达到之后,文武之间脆弱的联盟关第马上就破裂了。

勋戚武将只是被文官们当了一把枪使,现在文官们任命盛庸为讨逆主帅,盛庸虽是武将,却非勋戚,也非哪一门勋戚派系出身,根基太浅,威望太浅,且有铁铉这个文臣制衡着他,他的功劳立得再多,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山王、第二个曹国公,不可能把武将势力全都团结到他的旗下,你明白了么?”

徐增寿试探地问道:“大哥的意思是……?”

徐辉祖淡淡地笑了笑:“老三呵,武人失势,已是不可避免了。文臣们利用削藩,削弱了藩王们对朝廷的影响力;利用讨逆,让我徐家这勋戚之首靠边站;利用李景隆之败,进一步削弱了所有勋戚在朝堂上的力量;现如今,则利用简拔盛庸、以铁铉制衡,瓦解了武将们的力量。”

他往椅上一靠,意兴索然地道:“你看着吧,只等燕王一败,藩王们被彻底消灭,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当初主张削藩的,是文臣;主持朝政指挥讨逆的,是文臣。有大功的,将都是文臣,百战军功不及一篇锦绣文章啊,燕王授首之日,就是文臣们弹冠相庆,全面把持朝堂、驱武臣如走狗的时候了。”

徐增寿听得怂然动容,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这是一个莫大的机会,不禁试探道:“大哥,要真是这样,咱们应该……应该站在燕王一边才是。”

“胡说!”

徐辉祖怒视了他一眼道:“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也说得出来?”

徐增寿缩了缩脖子,不服气地嘀咕了两句。徐辉祖怒道:“老三,燕王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甚至大败朝廷八十万兵马,可那只是因为李景隆这个主帅蠢愚无能,并不是他朱棣有通天彻地之能,有本事力战十倍于己的大军。

燕王,乃至所有的藩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早晚必被陛下的大军消灭,你懂吗?文臣势压武臣之上,不但把持文政,而且把持军政,这已是不可逆转的必然,你懂吗?放下这些不说,最最重要的一点!”

徐辉祖霍然立起,神情激动地道:“父亲为保大明,忠心耿耿,战功赫赫……”

一听他提起父亲,徐增寿忙也站起,徐辉祖慷慨激昂地道:“父亲被太祖高皇帝誉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我大明功臣,身故之后,都是由翰林官制文,立神道碑,只有父亲,是太祖高皇帝亲自撰写碑文,为父亲立碑,神道碑比太祖高皇帝自己的神道碑还要巨大。

如此殊荣,大明功臣,唯此一家。太祖高皇帝赐我徐家三世皆王爵,子孙世有爵禄,与国同休于无穷,我等身受国恩,怎能对皇上生起一丝一毫不恭之意!不管皇上要怎么做,我们只能服从,这才是为臣之道!”

徐增寿不以为然地翻了翻白眼儿,说道:“大哥,既然这样,那你还说那么多干什么呀?咱把权一交,守着咱这中山王府,靠着先帝赏赐的田产庄院,靠着朝廷的俸禄,做个富家翁就算了呗!”

“你呀你,你就不能用你那猪脑袋,多想点东西吗?”

徐辉祖怒瞪了三弟一眼,说道:“皇上的旨意,咱们做臣子的,不可以违抗。但是父亲为大明戎马一生,辅佐太祖高皇帝打下这万里锦绣江山,这才到了你我兄弟二代,就甘心让中山王府没落不明,从此绝迹于朝堂?”

徐增寿道:“大哥,我这可就不明白了,你说了半天,到底想说甚么?”

徐辉祖道:“还没听明白么?藩王们,要完蛋了!勋戚们,要靠边站了!武将们,要供文人驱策了!未来主掌朝堂、把持朝纲的,必是文臣,文臣之中,必以方黄为首。我让小妹在今科举子中,为她自己择选一个乘龙快婿,就是为咱徐家,择选一条乘龙之道,明白了么?”

徐增寿迟疑道:“大哥,你是说……咱们主动往文臣那边靠?”

徐辉祖吁了口大气:“老三呐,你总算是明白了。今科主考官,是方孝孺,今科中举的天子门生,同样都是他的门生。他和黄子澄依旧受着皇上宠信,但凡大事,莫不问计于他们。只等朝廷打上几次胜仗,便是他们重新凌驾于百官之上的时候。

我徐家,现在虽然大权旁落,往昔在朝中的人脉还有、威望还在,要扶持一个新科进士,让他在仕途上顺畅一些还不容易?咱徐家的女婿,将是皇上最宠信的文臣方孝孺的门生,咱们就可以藉由这层关系,和方孝孺搭上线,通过他的座师、同年,和朝野间的无数文官搭上线。

那时候,燕藩已经被消灭了,诸王也都被削光了,皇上对咱徐家也就不会这么忌惮了,藉由与文官们的结盟,咱们徐家,将仍然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仅仅是一个有职无权的摆设。为兄用心如此良苦,你明白了么?”

“我明白了!”

徐增寿一双大眼中露出极其怪异的神情,好像看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我当然明白了。小妹过了年才十四,根本不急着嫁,你这么迫不及待,只是抢在日落西山之前,再搭一条线,搭上方孝孺这条线,搭上文官这条线,以便固宠,是么?”

徐辉祖脸上一红,有些恼羞成怒地道:“你不当这个家,当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我又不是不管小妹的终身幸福,这不是要带她一起去,叫她自己选个如意郎君么?一举两得,有甚么不好?”

“你只是良心不安罢了!”

徐增寿气唬唬地摞下一句话,扭头就走。

徐辉祖大怒,拍案道:“混蛋!给我回来!”

回答他的,是“咣”地一声巨响,徐辉祖气得浑身发起抖来。

一夜无事,次日一早,夏浔正在院中活动着身子,司宾官张熙童忽然走进院来,一见夏浔便向他眨眨眼睛,笑嘻嘻地道:“寻使者真是了得,昨儿夜里那般辛苦,大清早的就这么精神。”

夏浔干笑两声道:“大人说笑了,一大早儿的,王子殿下还没用餐呢,大人有什么事吗?”

“喔!”张熙童忙把手中的请柬递上,笑吟吟地道:“礼部奉旨,明儿晚上,于莫愁湖上召集今科中举士子,办诗酒盛会。侍郎大人特意关照,邀请两国贵使一同参加。”

夏浔听了忙双手接过,笑道:“在下这就呈报殿下,侍郎大人美意,我们殿下必定欣然赴会的。”

第360章 酝酿

“……怀庆驸马、都督陈晖,还有……李景隆……”

徐增寿斟酌良久,在他的宴请名单上写下了几个名字。莫愁湖诗酒盛会是皇上下旨、礼部主办的,可是用的地方却是徐家的。徐家要协办盛宴,自然也可以自己邀请一些人去。

但徐辉祖没有邀请任何亲朋友好友,因为徐家的亲朋友故旧不是武将勋戚就是功臣世家,而他已决意向文官们示好了,他不想给文官们一个错误的讯号:“他仍旧在拉拢旧部,试图抗衡文官势力。”

徐增寿明白大哥的心意。忠,是大哥心目中的大前提。大哥不会放弃对朝廷的忠心,而这朝廷,在大哥心中就是建文皇帝。徐辉祖的一切行动,是不会逾越‘忠’这个前提的界限的。但是忠,并不影响他对徐家的责任,他要在不违背对皇帝‘忠’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地让徐家一直屹立在朝堂之上。

所以,大哥顺势而动。既然皇上信任的是文臣、重用的是文臣,他就主动向文官们靠拢。而徐增寿则不然,他并非不想维护徐家的威势,但是在他心中,权势永远都不是重要的,亲情、友情,在他看来弥足珍贵,所以他对大哥抛弃多年来的朋友、部属,甚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