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于福海来到了李元民的跟前通报。
“太子?让他进来吧。”
李元民只以为李弘才是来给他请安的,也没多想,直接让人进来了。
“儿臣,给父皇请安。”
李弘才恭敬地给李元民行礼问安。
相比较以前,此时的李弘才确实是要规矩沉稳许多,询问起功课,李弘才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
虽然东宫的太傅依旧还会来和李元民抱怨李弘才在课堂上贪睡,但是李元民却不再像以前那般相信太傅的话了。
一个人的学识不是凭空而来的,李弘才的学问就是他努力的证明。
反倒是这些一个劲在他面前抱怨诋毁李弘才的几位太傅,让李元民忍不住生出了疑心。
教导二皇子李弘德的夫子夹带私货,给皇子灌输偏向于世族的思想,难保教导李弘才的太傅们,也不会有自己的心思。
“赐座。”
李元民看着李弘才微微颔首,让于福海赐座。
于福海亲自在李元民身侧摆下了案几和坐垫,这才退回了李元民的身旁。
“儿臣谢父皇。”
李弘才行礼道谢,这才端坐在坐垫上。
“朕和诸位大人还在商议国事,太子便在一旁旁听吧。”李元民吩咐道。
“儿臣遵旨!”
李弘才应了下来,将袖子里原本准备拿出来的奏折重新放下,耐心等候起来。
殿内诸位大臣看着李元民让李弘才听政,纷纷猜测李元民此举的用意。
李弘才今年才八岁,虚岁也不过十岁,根本就不到听政的年纪。
李元民此举究竟是无心,还是要向诸位大臣表明太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二百五十九章谏言(一更)
能够到勤政殿和李元民商议国事的,基本上都是朝中各个部门的领袖人物。
对于李元民的心思,大家怎么可能不揣摩。
只是表面上大家也不可能表现出来,还是如同往常般和李元民商讨国事。
李弘才没有错过这次机会,认真地聆听,将有用的信息都记了下来。
午间,李元民体谅诸位大臣,让人传膳休息片刻再继续。
若是不借着这个空隙,那李元民可能会和大臣议事到深夜去了,李元民忙碌了一整日,届时也未必有心思听他的奏言。
李弘才找准了机会,起身和李元民禀明了来意。
“父皇,儿臣听闻北方灾情,想要为父皇分忧,因而写下了对于赈灾一事的谏言,还请父皇过目!”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