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沈微在广安宫中坐镇稳定人心。
那厢,萧御衡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前往皇宫面圣。
一路上,萧御衡一言不发。
正如沈微所料的那样,萧御衡不傻,他又摸到了一部分真相。
这两天他身体好点了,沈微拉着他布置书房时,他也在琢磨,那晚,帮助白蓁蓁逃走的幕后之人是谁?
这人必定是知道白蓁蓁是诈死的。
他怀疑过皇后、皇贵妃,甚至敌国的皇室贵族。
父皇,说实话,他也怀疑过,但很快就被他移除了。
如果他父皇是幕后之人,那么父皇就很清楚,他是无辜的。
国赖长君,他身为嫡长子,无大恶而被废,容易动摇国本,父皇身为皇帝,是很清楚其中的危害的。他不可能这么做!
但是,在他动用了牛耕砚这种有分量的暗棋都阻止不了萧司年带兵出征北方后,他就一直琢磨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知道萧司年和白蓁蓁谋划着去北方边境,一是为了避风头,二来为了积攒军功或者说政治资本。
自从他这个太子倒台之后,明面上,剩下二皇子萧令时和三皇子萧景年两虎相争。
萧景年视萧司年为自已的小跟班,从来没将他当成过一个正式的对手。
萧司年自请出征北方,干得好的话,可以分走慕容青山的兵权。
萧景年肯定会举双手赞成!
慕容青山是皇贵妃最忠实的后盾,萧令时自然是不想让萧司年前往北方染指兵权的。
牛耕砚对萧司年出手时,虽不知为何会莫名其妙惊现友军,但萧令时当然要帮忙了。
于是,这场拉扯就变成了:他和皇贵妃组成的阵营对抗皇后和白丞相组成的阵营。
势均力敌!
父皇是裁判。
牛耕砚明面上是父皇的人,且阻止萧司年出征的理由是,父母在不远游以及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按理说,不管怎么看,父皇都会偏向他们这边才对。
但是,他们失败了!
父皇准许萧司年离开皇城。
萧御衡怀疑到他父皇身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切的发生仿佛无厘头,但实际上,都有迹可循。
其实沈微也猜到了吧?只是这个答案不能宣之于口。所以才有了临时前的那几句建议的话。
萧御衡被带到皇宫时,长乐前殿,灯火通明。
承明帝居上座,二皇子萧令时和三皇子萧景年,居于两侧。
萧御衡:他该庆幸,此时审他的人比起鸩酒案时,要少得多得多吗?
二皇子萧景年最先质问道,“萧御衡,你可知罪?”
三皇子萧令时接过话茬,“大皇兄不愧是曾经的储君,我们都以为牛耕砚是父皇的人,谁能想到,牛耕砚竟然是大皇兄的人,大皇兄真是深藏不露啊。”
所谓开大会说小事,开小会说大事,称呼也一样,这会他还称呼其为大皇兄,是觉得他不可能再站起来了,彰显自已的仁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