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困难就来自人民群众了,西河郡中的人虽然对这个政令很感兴趣,但对匈奴人还是防范的很,自然接受不了让其进入家中当长工。
我让尉迟未明颁发了另一条政令:收留匈奴人,免三年赋税!
这条政令下放到民众之中,如同一吨tnt放到了小河中,瞬间把河炸的断流!
曹魏初年的赋税有多重?曹丕上位后已经降低了很大的份量,但普通农户即使在风调雨顺的一年里,岁末依然是没有余粮,这和东汉末年持续了几十年的大灾荒脱不了关系。
从黄巾起义到现在,天下动荡五十余载,战火四起之下,赋税就是压垮东汉王朝最后的稻草。
这些税有多重呢?我在一本野史里看过,灵帝末年的时候,中原一家农户一年的生产份额甚至不够连赋税的一半都不到,农家交不上粮,就拿金银钱财来抵债,拿不出金银钱财的就只能变卖儿女了。
再赶上饥荒,易子而食实在不是文人编出来的画面。
尉迟未明告诉我,曹丕之前订下的新规中,农户的赋税是按这样计算的:“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简而言之就是按亩来计算,按户出税,一户两匹绢布,两斤棉花。
那么问题来了,在并州这种地方,一口人两匹绢和两斤棉花换算成的银钱依然是普通农户所不能承受的,一家农户大概十来口人的样子,算下来就是二三十斤绢布和棉花。
我专门和怪兽塔巴一起调查过这个事情,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别说两匹绢布两斤棉花,就算是每一口人一斤绢和一斤棉花,都很少有农户交的起,倒不是不愿意交,实在是饱经战火的土地生产不出这么多的物资。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第一个接纳匈奴人的农户很快就出现了,这样一生二,二生三,接纳匈奴人的农户就慢慢多了起来。
比较出乎我预料的是,整个过程也不过是一个月而已。
其实,这套政策实行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阻碍的,最大的阻碍便是来自朝廷。
不论是哪个时代,地方官员都是没权利加重或是减轻赋税的,擅自修改如同谋反!小小的地方官若敢随意修改国家税法,那还有没有王法了?
尉迟未明却这样回答我。
“放心,这就交给我好了,先不说并州天高皇帝远,就说匈奴这个隐患被解决的事情,也是大功一件。最关键的是,你别忘了,西河郡的郡守并不是我啊。”
尉迟未明说着,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我恍然,这家伙原来是打这个主意呢!怪不得他之前不杀掉郡守,原来是要让西河郡守来顶这个锅!
到时候功劳是尉迟未明的,责罚却是郡守的,以他老爹在朝廷中的人脉,帮他理顺这些事情还是绰绰有余的!
另一个阻碍便是匈奴人和当地农户之间起的冲突了,让两个互为世仇的民族在一起生活,不起冲突那是不可能的,但解决起来却不是那么麻烦,无非是萝卜加大棒,先安抚后施压罢了,这是尉迟未明最擅长的事情,我不必多说,他自然会办妥。
我长出一口气,西河郡的事情解决了,我离开的日子也快要来到了。
支持:完本神站,请把本站分享给你们的好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