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媳妇儿说得对,这女人也有女子的优秀之处,并非所有的女子都不如男人。”
“知道就好,下次再听到你非议晋王和世子的不是,看我不和你拼了。”
……
不管百姓们怎么议论,这个政策算是实打实的在锦州推行了。
对于有能力的女子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只要有本事,她们也能在科考中闯出一片天。
这条政策推行之后,在社会上的反响也是立竿见影的,各家都开始注重起对女娃娃的培养。
毕竟女子以后也能参加科考了,也能在朝为官了,那就代表只要能把书读好,以后也能光耀门楣,出人头地。
尤其是条件好的人家,没有那么重男轻女,自然更愿意送家里的女娃去读书了。
正好,这政策推行之后不久,赶上了春季的童试。
很多读过书的女子都和男子一样,报名去参加考试了。
不少女子这段时间都在家认真读书备考。
除了想证明自己,也是想帮晋王和世子正名,他们这些女子,可是一点儿都不比男人差的。
很快就到了考试这一天。
晋王现在已经和皇帝撕破脸皮,锦州属于自治状态,所以科考和大周国其他城池不一样,是独立出来的。
他们自主命题,等学子考上了,就在锦州当地为官。
也就是说,考上举人以后,不用再参加会试和殿试,就能在锦州当官了。
在锦州做官也能实现阶级跨越,读书人自然也都是趋之若鹜。
今年老沈家也有考试的孩子。
沈子平和沈子安已经考上了童生。
沈子富对于读书科考没兴趣,他的理想是当大将军,所以不打算参加科考。
今年老沈家参加科考的是沈子瑶和沈子贵。
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能不能脱颖而出。
沈子瑶在读书方面表现得很聪慧,赵秀才都说了,只要她正常发挥,考上童生的概率很大。
其实这丫头学的一点都不比沈子平和沈子安差,可奈何以前女子不能参加科考。
科考这条路不对女子开放,渐渐磨灭了她对读书的热情。
现在朝廷规定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了,她又重拾回了读书的热情与动力。
有希望才会有动力,没有希望,再多的努力也只能付之东流。
沈子瑶为了这次的科考,废寝忘食的复习备战。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