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皇陵怎么玩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就连黄巢、温韬、孙连仲这样掌握军队的人挖乾陵不是遇到神灵就是挖错方向,全都以失败告终。那些三五成群的小盗墓贼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孙连仲士兵遇鬼的说法显然属于我们今天所谓的迷信,人死了就是死了,没有恩怨情仇,更不会在冥冥之中杀人。但长久以来始终没有盗墓者可以进入乾陵,这倒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除了它构造坚固,入口难找外,它的“依山为陵”的设计思路也是让盗墓者头疼的事情。到了1960年,当地农民在山上放炮炸石烧石灰,忽然就炸出一条墓道来。可谓无心插柳。这一炸才炸出了为什么盗墓者不能得逞的原因:从墓道至墓门,共有条石三十九层,总计四千一百块。条石用熔化的锡铁浆灌缝,坚固异常。即使是“正规军”,如果不借助现代化的爆破技术,恐怕也难开墓穴。

所以,乾陵能在盗墓手段如此高超的中国完好无损地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被盗墓者们看做是“盗不了的墓”也是理所当然的

乾陵:挖与不挖的博弈

乾陵虽然至今没有被打开,但是从武则天《述圣纪》碑的记载和乾陵的陪葬墓的发掘中,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乾陵里的物件。唐高宗在临终时要求后人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整个乾陵所蕴藏的价值相当于当时唐王朝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去除掉营造费用,其他费用大概都在陵墓的珍宝上面了。

现代科学推测,乾陵的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皇帝身穿十二套大敛之衣,头枕玉匣,口含玉贝,仰卧于褥上,面朝棺盖。盖内侧镶饰黄帛,帛上绘日、月、星辰及金乌、玉兔、龙、鹤等物。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考古工作者将乾陵地宫内可能藏有的文物分为六大。金属类有金、银、铜、铁等所制的各类礼仪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工艺品等。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的器物、人物和动物俑类。珊瑚、玛瑙、骨、角、象牙等制成的各类器具和装饰物。石质品包括石线刻、石画像、人物及动物石雕像、石棺椁、石函和容器;壁画和朱墨题刻。纸张、典籍、字画、丝绸和麻类织物。漆木器、皮革和草类编织物等。

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如秦始皇陵与乾陵都不是专家发现的。他们连陵墓的入口都找不到,怎么可能猜测出里面到底有什么呢?

就在当地农民炸出了乾陵的入口后,陕西省文化部门就向中央有关部门递交《乾陵发掘计划》,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回示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可到了1973年,文学家与考古学家郭沫若再次提议挖掘乾陵,周总理说:“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郭沫若很惋惜,因为他猜测乾陵里可能有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还有其他的字画,尤其是《兰亭序》真迹。但他在有生之年也没有见到,因为乾陵没有被挖掘。

2000年四月,陕西省以政府的名义向中央有关部门呈报了一份报告,认为“抢救性发掘是保护乾陵文物的最有效手段”。大意是说,埋在地下的字画、丝绸等古物受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都有逐渐毁坏的可能,早日发掘,早日保护。但是,乾陵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还是未知的。

有人之所以肯定里面有这些数不清的财宝,是因为乾陵的占地面积相当大。早在1971年美国“阿波罗”号飞船成功发射,在飞船上的宇航员爱德宁专项向总统报告的绝密材料和亲笔电传。在经过一系列复杂技术处理之后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在东经107°39—109°11,北纬34°9—35°34,南北长117—119公里,东西宽65—106公里的范围内,他发现了可能是威力极大的新武器装备。美国方面大惊,因为这个方位正是在中国境内。在经过去伪扫描技术处理后的云图上,这个“新武器装备呈现出扇形一字排开的九个类似金字塔形的装置,按照美国人的想法,这种排列非常有规律。几年后,爱德宁来到中国,在看了一些旅游景点后,他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要到东经107°39、北纬34°9的坐标范围里去看一下。想不到中国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块地方属于中国陕西省的管辖范围。当他来到这里时,看到了一切,才释怀一笑。原来,这就是乾陵所在的渭北高原。美国人所侦测出的那些规律的黑点,其中就有乾陵。

不管怎样,乾陵现在仍然没有被挖。而就像许多年前盗墓贼争先恐后地去挖一样,现在许多人也想挖乾陵。但都只是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乾陵在此时,还可以称作是一座“盗不了的墓”。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vip。book。sina。book?book=42850五代史的另类解读:乱五代

李隆基的泰陵:潦草的皇陵

历代皇帝大都有生前营建陵墓的喜好,这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制度。但在唐朝,生前为自己建造陵墓的皇帝只有两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是唐玄宗李隆基。两人有太多的相似点,但两人最大的不同当属在修建陵墓上,李世民修昭陵用了十三年时间,日夜不断,金银财宝充斥着昭陵的每一个角落。而李隆基对自己的陵墓建设却漫不经心,直到他死后一年,泰陵才在他孙子手中草草了事。但其规模与地下排场仍是可观。泰陵可谓是最不被皇帝本人重视的一座皇帝陵墓,但关于它的故事却比任何皇帝的陵寝都要丰富。

李隆基的享乐主义

早在开元初期,李隆基发布制书(此时太上皇李旦还在世,按照双方约定的规矩,李隆基所发布的文件称为“制”),强调“以厚葬为诫”,他说,近代以来,奢靡成风,大家互相效仿渐渐地变成一种传统。有的人家竟然为了厚葬先人而导致破产,这真是要不得的事。我准备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若有简葬者,先从我开始。

这是一段让人钦佩至极的话,在开元之初,它成为大唐帝国每个人的座右铭。能有开元盛世,这段话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李隆基此举并非完全是因为他真的想要从俭治国。口号人人会喊,落于实处你我皆难。李隆基的骨子里就有奢侈浪费的细胞,只不过唐王朝在刚经历了宫廷政变的洗礼后,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收拾这衰败的局面。李隆基以李氏皇族最优秀成员的身份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奢侈浪费。

开元十七年(729年),有大臣建议李隆基修陵。李隆基同意了大臣的建议,该年十一月,他去拜谒父亲唐睿宗的桥陵。当拜谒完回去,远望东北天空中白雾冲天,仿佛一条巨龙正在腾飞。他内心十分高兴,随即一路往前走向巨龙腾飞的地方。一直到金粟山,目睹了岗峦像龙盘凤翔的模样,便对左右侍臣开玩笑似地说:“朕千秋之后,宜葬于此。”

但他回到宫中,此事就不再提了。但过了不久又有大臣提醒他,应该建造皇陵。开元十八年(730年),李隆基宣布动工建陵,至763年竣工,长达三十三年之久。

可是,这三十三年的时间,李隆基真正花在泰陵身上的时间非常少。从开元十八年开始,此后二十多年未曾大兴土木。这并非说李隆基是出于对国计民生的考虑,而是他的享乐主义所致。

李隆基是逼父退位而登上皇位的,在其执政初期,可谓励精图治,忧国忧民。在他勤于治国,勇于开拓下,“开元盛世”之花盛开了。可随着这朵盛世之花盛开的还有李隆基的享乐之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